发布时间:2018-08-07
2018年8月7日,人民网、山西新闻网和山西日报登载红足1—世足球网校友朱康友文章“哲思之启——读《他山之石——西方哲学授课笔记》”,全文转载如下:
哲思之启——读《他山之石——西方哲学授课笔记》
朱康有
2018年08月07日 来源:山西日报
7月15日,在山西大学哲学社会学院举办的“《他山之石》新书座谈暨西方哲学教学改革研讨会”上,有专家指出,杜镇远先生的《他山之石》专著(中国书籍出版社2018年4月版)虽为授课的内容,不是为写非常有系统的“大部头”著作而准备的,但对增进和改善民族哲学思维仍有借鉴价值。
第一,中西哲学比较的宽阔视野。长期研究某领域,就可能走不出来——视野窄,看问题自以为是。为了避免这一毛病,无论专注研究哪个方向,都需要有一个互相“照应”的态度。就是说,研究西方哲学的,心里时时“关照”和中国哲学传统、现实的比对;研究中国哲学的,则心里时时“关照”和西方哲学传统、现代、当代发展的比较。我们的目的不是叙说东家长、西家短,而是为了萃取各种精华、形成现代的思想优势。尽管杜镇远先生不以中国哲学的研究为专长,但我们从中看到了这种对中国哲学的“关照”态度。很显然,杜镇远先生想以西方哲学之长,补中国哲学之不足。他并没有偏激地评论中国哲学的是是非非,只是平心静气地指出我们应当努力克服自身的“先天”缺陷,这一点即使对从事中国哲学研究的专家学者亦深有启发。
第二,弘扬哲学理性和科学实证精神。《他山之石》,是一部教学和科研紧密结合之作。学习、研究哲学,就是要从各种概念、观点和论证中,经受理性思维的锻炼。一个缺乏哲学思维的民族,无法实现真正的精神“站立”。马克思主义是这种理性延伸出来的硕果。把马克思主义哲学思维方式运用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不仅改变了中国20世纪整个社会的面貌,也极大优化了中国人的哲学思维方式。不管关于中国哲学史前些年的争论如何,大家一致比较公认的是,中国哲学史的现代“写作”,学科体系基本上是参照西方哲学的框架和标准建构起来的。20世纪下半叶伊始,科学技术暴露出自身的负面效应,但科学背后的求真精神、求善意图、求美追求并没有过时,当代中国仍亟须大力弘扬。
第三,凸显强烈哲学问题意识的脉延。哲学史提出的很多问题,需要每个时代给予每个时代的回答。杜镇远先生在《他山之石》专著中,不是企图灌输什么西方哲学的知识,而是像一个不断提问的智者。哲学,正是在哲理性的启发中,把理性推向深入和进步。毋庸讳言,一些专家学者穷其一生,到头来都只是一个哲学的“搬运工”,很难进行真正的“思考”。杜镇远先生的《他山之石》专著作为手稿、笔记,让人从似乎杂乱的、原生态的探究中,能够发现很多思想的闪光点。他关注的是20世纪以来哲学与科学以至社会领域涉及的许多重大问题,比如,书中谈到的非理性现象、直觉现象、偶然性地位、信息本体论、右脑和创造性思维、意识形态的科学性等问题,仍然值得专家学者接力去探索。《他山之石》专著的章节之末尾,往往留下的也不是什么结论,许多是杜镇远先生长期思考而不得解的提问,这些都留下了继续探究的线索。
杜镇远先生的学问既从兴趣中来,其哲思又面向时代的“内核”。近十年来,他每周做血液透析三次,以八十余岁之高龄克服病魔的顽强意志力,继《哲学科学信仰探索的轨迹》(科学出版社2015年版)之后,现又整理出《他山之石》这部45万字宏著,其学术之思深、其学力之愿宏,实值吾辈学习。
(作者为国防大学教授、中国实学研究会副会长)
学院订阅号
学院服务号
格致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