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23-09-30
2023年9月23日,红足1—世足球网“任之讲堂”2023年秋季学期第一讲(总第38期)开讲。美国洛杉矶罗耀拉大学哲学终身教授王蓉蓉受邀作题为“‘观其妙’与‘心善渊’:心的德性之可能”的线上学术报告,红足1—世足球网院长尤洋教授主持,江怡教授为点评嘉宾。
“任之讲堂”2023年秋季学期第一讲开讲
尤洋教授主持
王蓉蓉以《老子》第一章“观其妙”和第八章“心善渊”的基本命题为基点,试图对道家哲学和当今德性知识论的结合做出尝试。她借用两张错觉图指出,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观物的方法有很多,视觉跟对象之间会发生某些互动。我们如何观物,如何辨别真假虚实?这是一个基本的哲学问题。王蓉蓉认为,这种认知的多样性属于空间智能(Spatial Intelligence)。世界就像一张网,由成千上万种不同事物和事件组成,通过一致的模式、运动和力量联系在一起。人的认识就是在这种千变万化的多维空间中进行。
我们如何观世界或者观物?老子在《道德经》第一章写到:“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王蓉蓉指出,老子在这里提出了两种不同的观物方法——观其徼与观其妙。观其徼以“欲”来推动。“观其徼”就是对一个事物的形状、大小、高低等有一个最直观的认知。观其妙以“无欲”为基础,它并没有人的主观愿望和想法,相反,后者是我们强加给外界的。因此,观其妙不是靠我们的感官来完成的,也不一定是可以言说的。
王蓉蓉指出,老子在这两种观物方法中更加强调观其妙。通过论述“看与察”“听与辨”“说与证”“感与通”的不同基础,她认为,事物的发展过程中,虽然一些事情是他然的或使然的,但我们可以对它们进行转换。这种转换的前提在于我们内在情感的基本修养,包括思维。思维、意趣与外在的人、事、物之间,能达到一种相互融通和融贯。这就意味着一种体验,即“耳目”为“外”,“心智”为“内”,内外相通、相互影响。当“耳目”为声色所束缚,则“心智”会闭塞不通;当“心智”为欲恶所束缚,则“耳目”也会闭塞不通;耳目、心智皆能安静,内外才能彼此通达。 “观其妙”的意义就在于,耳目不为声色所束缚,心智不被欲望所束缚。“观其妙”需要用心去观,而心又需要锤炼,这就是对内在精神境界的要求。
生活中很多东西是以一种妙的形式存在。《说文解字》说,妙是一种精微(Subtle)、一种幽深(Deep)、一种玄远(Profound or distance)。王蓉蓉认为,妙是一种境界。这种境界不能直接用语言去表达。在很大程度上,“观其妙”中的“妙”给予生命神秘、审美、超越和深化的意义。“妙”可以生万物、育万物。根据道家哲学,正是在妙境中,虚实相生,有限无限相接。
王蓉蓉把“妙”解释为一种开放、一种格局。这种观物方法帮助我们理解人生中的不确定性、灵活性、耐力和韧性。她指出,从哲学上说,“观妙”带有一种意向性,包含三层含义:第一,顺(Flow)——以放松为前提,放弃用主观意念控制外界; 第二,朴(Veracity)——回到事物本来的状态,而不是人所希望的结果;第三,意(Fulfillment)——对事物做好充分的准备和开放。由此,我们就可以看到“妙”的力量。王蓉蓉强调,尽管“观其妙”是认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维度和能力,但我们最终应以心来观物。道心就是从道的角度看世界,以道为基础的道心承认模糊性、无限性和不确定性。在此基础上,道心就有了超验性、包容性,就具有了博大精深、充实博大与容藏万物等品质。
《老子》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出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王蓉蓉详细解释了如何理解以水来代表心。她指出,“心善渊”并不单单指水的一种状态,还应引申出很多的名词来解释“心善渊”,比如博大、包容等。这些词不仅指示“心善渊”的状况,同时也是一种条件。在中国传统思想中,“道德德性”和“心之德性”常常合二为一。 “心善渊”不仅是在道德意义上的宽容和包容,更重要的是在认知基础上的宽容和包容、开明和严谨。
根据道家的心之德性思路,在智德/心渊中,“观其妙”的目标在于求真。她详细解读了“真”概念,认为“真”具有多重维度:真与是(is)或存在(being);真与诚;真与实;真与自然;真与超越。
王蓉蓉认为,按照《老子》第21章的描述,道家的“真”跟“伪”相对立,一个事物最“精”的部分就是“真”的,“精”看起来好似空虚,但实则充实而饱满,反而实质上的空虚就一定是“非真”的。当我们与道合一、道成肉身时,本体意义上的真就是以道修身,这时,人的德性就是一种充实、蓄积和容纳。
老庄的“真”就是要回到事物的本身,寻求人自身的本真。王蓉蓉指出,庄子提出“法天贵真”旨在于表明,真情源于天而内在于人之本性,因此,需要“修身守真”。庄子这里的“真”是一种本体意义上的“真”,比道德意义上的“真”更加丰富、更加深厚,超越了道德意义上的“真”。王蓉蓉认为,“道之真”可解决四个问题:第一,“道之真”可作为人本性之真的存在根据;第二,“道之真以治身”,即通过道的精华来修心养性;第三,“无以人灭天,是为反其真”,即在天人关系中持守本真的生命;第四,“民以其真”,即允许人们依其自然真性去生活。
通过对真的论述,王蓉蓉指出,真是一种张力,是在“冲突”中体现出来的。“真”是人生乐趣的源泉。从中可以得到幸福与福报。“真”是人生奋斗中的选择以及努力。
真人可能吗?针对这一问题,王蓉蓉认为,《庄子》中的真人固然有很多特殊的能力,但真人更重要的条件是他有一颗道心。这颗道心通过“心斋”后就能“虚而待物”,最终实现超越。这个超越代表的是一种内在的充实和蓄积。王蓉蓉指出,在成为真人的过程中,老庄哲学并不是消极的,而是强调要知道“什么是/不是我能控制的?”,在达到这一阶段的基础上,才能乘物以游心,进而达到游心于德之和的状态。
妙悟、道心和求真可以在现代社会中得以运用。王蓉蓉指出,比如,协调和规范自己与这个快速变化的世界之间的界限;理解生与知之间的对立或者矛盾,运用时间和精力来保身与全生、养亲与尽年。这个过程体现的是一种“行星思维”(Planetary thinking)的思维方式,将科学、技术、全球性网络相结合,以一种更大格局思考问题。运用这种行星思维方法,可以引导人类思维能量,有助于缓解人类对技术的焦虑,创造融合而不是孤立,允许不同的声音,避免缺失,架起古典与现代的桥梁,将过去和未来相统一。
最后,王蓉蓉认为,如果“观其妙”是必需的,“心善渊”是应当的,那么,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求真”。具体的做法是,学会“判析思维”。判析思维会使我们在认知过程中时刻保持一种开放的、包容的视野,避免思维的误区和生活的困惑。
江怡教授点评
在点评环节,江怡指出,本次讲座提出的对道家哲学的解读方式给我们展现了一种做哲学的全新格局和态度,有助于我们更好把握和理解中国传统哲学观点。江怡对讲座中涉及的本体论追问与认识论预设提出了自己观点,并对尼采的视角哲学、维特根斯坦的面相观看作精彩点评,对事物显现的方式与隐言和无言的关系也做出了论述。最后,江怡从西方形而上学的基础“是(being)”与中国知识论的前提“真(truth)”出发,阐述了真性、真相与真诚之间的联系。
基于讲座内容,江怡提出的问题是:如果老庄早已向世人阐明了他们的观点,为何现在还需要我们去做进一步的澄清?这些澄清的根据又是什么?根据老庄的观点,本真与本善的关系是什么?王蓉蓉对这些问题都做出了详细且富有启发性的回应。
王蓉蓉教授回答问题
在问答环节,线上听众踊跃提问。王蓉蓉对“如何阐释行星思维与求真之间的关系?”“人的本身状态和本我、真我之间有什么关系?”“如何确定认识与体认物本身不是对心的另一种蒙蔽?”等问题都作出解答。
本场讲座持续了两个小时,来自全国各高校的五百余名师生参加了讲座,线上听众反响热烈。
学院订阅号
学院服务号
格致传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