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红足1—世足球网网站!

观点争鸣

所在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观点争鸣

张晓东:道德,追寻生存方式之“善”

发布时间:2013-10-20

 
 
 
? 文章来源:《学术研究》(广州)20131
 
 
张晓东 (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哲学博士)
 
【内容提要】道德是人类实践——精神地把握世界的特殊方式,它存在于现实生活中。道德不是一般的生存方式,它集中体现着生存方式之“善”。在道德缺失一定意义上成为“中国问题”和“全球问题”的当下,加强道德建设具有迫切的时代意义。要真正实现道德之“善”的生存方式,就必须在社会意义上实现生产生活方式的合理性变革,同时在个体意义上每个社会成员都要自觉加强道德自律。
 
【关 词】道德//生存方式/道德缺失/道德自律
 
 
 
关于“道德”这个概念,人们往往习惯于从行为规范的角度去理解,这算是把握到了道德的规范意义,但道德作为实践理性所内蕴的丰富人文内涵,又绝非狭窄的“规范”理解所能涵盖。何谓实践理性?在笔者看来,它就是指导人们在生活实际中追寻生存之意义世界的理性,道德就存在于人们的现实生活中,并致力于建构一种“善”的生存方式。
 
一、道德载体:生动丰富的现实生活
 
道德是人的道德,是人之区别于动物的类本质生存方式。道德渗透在人们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只要有人群的地方,有人生活的地方就有道德。道德不仅是调适人们生产和生活的一种基本方式,同时也构成人们社会关系的一个基本内容。
 
()道德:人类实践——精神的把握世界方式
 
道德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日常生活有两个基本理解维度:一个是理论理性的“求真”维度,主要是探明认识对象的本来面目,体现的是外在的自然必然性;一个是实践理性的“求善”维度,体现的是对生存的价值意义追求。其中,“求真”是前提,“求善”是目的。这后者就凸显了对世界的实践——精神把握方式,它包括相互联系的三个阶段。一是价值认识和评价。即根据现实世界各类客体对象满足主体需要的程度来进行道德上的善恶判断。一个事物对人是否有价值,涉及个人价值观问题。具有不同的价值观的人们对同一事物会做出不同的评价。二是理想价值目标的追求,即在对现实世界价值认识和评价的基础上,产生“弃恶扬善”的价值取舍,并通过“应当”的价值追求,描绘理想的蓝图。三是指向未来的价值实践,即在理想目标的激励和引导下,通过合目的性实践来变“应当”为“现实”,由此实现“立足现实,建构未来”与“着眼未来,改造现实”的有机统一。自觉把握现实的需要和社会前进的方向,推动历史的进步和发展。
 
这三个阶段,体现的均是人与世界的价值联系,也就是人所特有的对世界的实践——精神把握方式。它是在人们实现自身价值的社会性实践中发生并以此为载体的。马克思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构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1]这里,“内在的尺度”就是人的主体性价值尺度, “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就是人的主体性价值选择和价值实践。所谓“实践理性”。就是指导人类实践与自身全面发展和完善之自觉需要、主体目标相统一的本质能力。它既集中体现了人类实践的合目的性,又以人类合目的性实践为依托,构成人之区别于动物的本质特征。
 
()道德内在于生产生活方式之中
 
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体。生产力是改造自然获得生产资料的能力,体现的是人和自然的关系。生产关系体现的是人和社会的关系,是生产过程中结成的最基本的关系,是一切社会关系的基础。人与自然发生关系要结成一定的社会组织形式来进行,不是像“鲁滨逊在孤岛上”那样单独地进行,它不是一个单一的、毫无联系的实践。这样,必然要涉及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把人与自然联系起来的就是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变革的实践”,[2]实践是人的实践,而人的实践是以一定的组织来进行的。有人群的地方就有伦理,就离不开道德的调节。比如生产关系,包括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各个环节,我们一般把它归结为三个方面:一是生产资料的占有形式,也就是生产资料归谁所有,这涉及最核心的利益关系,是伦理关系的基础,是最根本的伦理关系;二是人们在生产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就是我们在生产关系中处于什么样的地位;三是产品分配形式,和我们每个人的利益直接相关,我们讲社会的公平和正义,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产品分配的正义。因此,道德就渗透在生产关系之中,生产关系就内涵道德,客观的伦理关系内含于一定社会的生产方式之中。若进一步扩展开来,不难发现,在一定生产关系基础上形成的丰富多样的各类社会关系之中,也渗透着道德的因素。
 
()道德渗透在现实生活的方方面面
 
孔子说:“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中庸》第13)道德就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渗透在现实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经济上,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本身就具有道德的内涵,如果丧失了道德的规约之后,市场经济就没有办法正常维持下去,市场经济首先要讲诚信,要有一种契约的精神和意识,要自由、独立、平等。市场经济最核心的价值理念就是等价交换,这就是人们经济上的独立和平等。我们搞市场经济,根本目的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是为了人而不是为了物。物是手段,人是目的,我们强调“以人为本”,就是这个意思。我们构建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一致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必须体现这些方面的道德要求。
 
政治上,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有着自己的道德维度。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以民族的独立,人民的解放,国家的富强作为基本的使命。推翻“三座大山”,建立新中国,这都是为了人民的利益,具有内在的道德属性。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其中一个主要的方面就是政治领域的道德滑坡,或者说政治伦理的滑坡,集中的表现形式就是腐败现象蔓延。马克思说:“不可收买是最高的政治美德”。[3]当前,我们政治上最基本的是要讲权力道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走群众路线,坚持廉洁公正。
 
文化上,道德本身就是文化,道德构成文化的价值核心和灵魂。走出蒙昧,走向文明,就是文化。《易经》里面第四卦就是蒙卦,讲怎样开启蒙昧,说明我们老祖宗是非常重视教化功用的。孟子强调“置民之产”和“恒民之心”的统一,“谨庠序之教”,要把做人的道理教给广大老百姓,当然首先是统治阶层要“为政以德”,在此基础上建立健全规范的社会行为准则,来引导人们的思想行为。教育是要教化世道人心,培育真正的人才;文化是要塑造健全高尚的灵魂,为社会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文化建设必须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原则,走与生产实践、与人民群众相结合的道路,千万不能反其道而行之。我国当前的文化教育领域存在单纯搞市场化、片面追求经济效益的不良情形,这实际上是一种“非道德化”倾向,值得警惕。
 
二、道德之善:构建生命的价值意义世界
 
道德作为人所特有的生存方式,与动物的本能活动有着本质区别,它追求的是生存方式之“善”,致力于构建一种“善”的生存方式。
 
()从康德的“两个世界”谈起
 
康德曾说过这般激动人心的话语:“有两样东西,我们愈经常愈持久地加以思索,它们就愈使心灵充满日新月异、有加无已的景仰和敬畏:在我之上的星空和居我心中的道德法则。”[4]这段话实际上为我们展现了他心目中的“两种敬畏”和“两个世界”。其中,前一种敬畏“把我居于其中的联系拓展到世界之外的世界、星系组成的星系以至一望无垠的规模,此外还拓展到它们的周期性运动,这个运动的起始和持续的无尽时间”[5]。它所展示的是一个“自然必然性”的外部世界,在这个自然必然性的茫茫宇宙中,我们的肉体生命是渺小的,它“似乎取消了我作为一个动物性创造物的重要性,这种创造物在一段短促的时间内(我不知道如何)被赋予了生命力之后,必定把它所由以生成的再还回行星(宇宙中的一颗微粒而已)[6]。在无垠无尽的外部必然性世界,我们的肉体生命如同一粒尘埃,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那人生命的价值意义又何以彰显呢?看看康德的另一种敬畏和另一个世界吧:对内心道德法则的敬畏展现了一个内在于人的自由道德世界,它“通过我的人格无限地提升我作为理智存在者的价值,在这个人格里面道德法则向我展现了一种独立于动物性,甚至独立于整个感性世界的生命;它至少可以从由这个法则赋予我的此在的合目的性的决定里面推得,这个决定不受此生的条件和界限的限制,而趋于无限”[7]。只有在这个内在的自由、光明、纯粹的道德世界里,人的生命的永恒价值意义才能得到实现;人只有自觉选择成为这个自由道德王国的公民,才能超越动物性生存境界,实现其作为人的崇高类本质。康德对道德理性的弘扬,与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生价值意义世界的构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传统儒家文化的伦理精神
 
孔子曾说过:“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论语·季氏》)其中,“天命之畏”属于对自然的敬畏,“畏大人,畏圣人”则大体属于道德敬畏的范畴。孔子强调“敬畏”之心,康德也强调“敬畏”之心,二者在内涵上有共通之处,其目的也都在于促使人们“戒慎乎其所不睹,恐惧乎其所不闻”,(《中庸》第1)而不致于肆无忌惮,进而激发内在的道德自觉和自律,积极探索和实现人生的形上价值意义。
 
正如曾子所说:“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论语·泰伯》)在视进德修身为实现人生形上价值意义的不二法门这一根本点上,康德与早他2200多年的孔子师徒可谓“心有戚戚”。但他们虽有“同工”之妙,而“异曲”之实也是明显的。在康德那里, “头顶的星空”与“内心的道德法则”是分离甚至对立的,道德“理想国”存在于现实世界之外,这在赋予康德道德学说以纯粹性和超越性的同时,也导致其与现实世界脱节,沦为抽象的、软弱无力的道德“应当”。与康德的“天人二分”路径相反,传统儒家一直在“天人合一”的框架下探寻人生存的价值意义。《中庸》有云:“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 (《中庸》第1)要伸张人伦价值意义,绝不能逆天命而动,而必须取法天地,以“赞天地之化育”(《中庸》第22)的方式来实现。所谓“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象传》)都是在主动积极地取法天地、弘扬天地之内在德性的过程中凸显人存在的价值意义的。因此,儒家强调“天理”与“人伦”统一,视“人伦”为“天理”在人间的体现形式。儒家文化内蕴了强烈的伦理自觉,其核心旨趣就是“挺立主体人格,提升道德境界,探寻人生真谛”。但与康德企图在现实世界之外构建一个“道德理想国”不同,儒家文化历来主张立足现实社会来构建道德世界,即以诚意正心的“内圣”之功为基础,来实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外王”伟绩;通过修、齐、治、平相贯通的道德实践,来现实地推进生存方式的道德化。在个体道德修养上,儒家历来强调“壹是以修身为本”,(《大学》第1)在不间断的道德修养过程中提升人生存的精神境界,突显人之为人的伦理价值意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视人生为一个不断学习、长期修养的过程。在社会政治实践中,儒家“仁政”道德关怀的基本目标就是“治民之产”与“恒民之心”的有机统一,强调在关注民生的同时“谨庠序之教”,把人伦关系理顺,把三纲五常的道德规范建构出来,发挥出它的作用。通过这些来实现它所谓的“和谐社会”,一方面是天人关系的和谐,另一方面是人和人关系的和谐,所谓“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论语·学而》)意义正在于此。当然,我国传统社会生产力的低下和封建等级制度的顽强存在,使儒家“圣王之治”的和谐社会理想实现起来困难重重,其时代局限性也是明显的。
 
()马克思主义的道德理想、人道主义及其实现
 
从字面的意义上讲,人道主义是和“神道主义”、“兽道主义”、“物道主义”等相比较而言的。“神道主义”就是以“神”为本的主义,人对神顶礼膜拜,如欧洲中世纪就盛行“神道主义”。“物道主义”就是以“物”为本的主义。这在资本主义社会表现得十分典型,所谓“资本主义”,就是以“资”(内涵剥削关系的特殊物)为本的主义。资本主义社会也讲所谓“人道主义”,并在反对封建主义的意义上推进了人的解放,但是它推进的程度和范围都是十分有限的,在资本主义制度框架内,人道主义不可能真正实现,它给人套上了资本统治的深重枷锁。在资本主义私有制和雇佣劳动制度下,人虽然摆脱了以往的封建人身依附关系,获得了人身的独立、自由和平等,但却全面沦为资本的奴隶;经济剥削、政治压迫和文化麻醉的普遍存在,使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全面异化。“兽道主义”就是以“丛林法则”为本的主义。在野兽之间弱肉强食是通则,一切都围绕着食物链来进行。资本主义往往就是从动物的角度来思考问题的。比如英国功利主义伦理学的逻辑前提就是“人皆有趋乐避苦的本性”,由此它得出“人性是自私的”结论,这就把人降到动物的水平。趋乐避苦的肉体感受性只是人的自然属性,而绝非人之为人的本质特征。人的本质是在实践基础上形成的现实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总和。这突出表现在人会实践,有理性,讲道德。在弱肉强食的资本主义社会,人之为人的高贵道德本质是无法得到真正实现的。
 
人道主义就是以人为本的主义。康德的说法叫做“人是目的”,就是以人为目的的主义,不能只是把人作为手段。原因很简单:如果每个人都只是把别人当做实现自己利益的手段,必然会引发激烈的矛盾和冲突,导致整个社会呈现“人对人像狼一样的战争状态”。资本主义社会就是以人为手段、以资本的利润目标为目的的社会,它本质上是反人道主义的。海德格尔《林中路》一书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就是“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这可以看成是对人道主义的一种美学表达。但无论康德还是海德格尔,都是从抽象的价值悬设角度来理解人,既不能达到对人道主义的科学理解,也无法找到人道主义的实现道路。只有马克思主义才在社会实践基础上科学揭示了人的社会性本质,从而在科学把握人道主义理论精髓的同时,开启了一条通向人道主义的现实道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最终理论归宿就是为了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人的本质是历史的、具体的,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也是一个不断实现的历史过程。人道主义不是现实要与之相适应的抽象价值“应当”,而必须诉诸改造世界的革命化实践。这种革命化实践既包括发展社会生产力、确立人对自然主体地位的生产实践,也包括变革不合理社会制度、消灭剥削和压迫的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革命。只有在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人们才能成为自然关系和社会关系的真正主人,存有组织的社会实践中实现共同利益的增进和真正意义上的平等、团结、互助、博爱,才能在社会关系上把人从动物中提升出来,以最无愧于人类本性的方式进行生产和生活,人类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自由人联合体”,人道主义也才能得到真正彻底的实现。
 
三、道德缺失:本质上是生存方式之“恶”
 
现阶段的道德状况,我们每个人都感同身受。道德问题在经济领域、政治领域、思想文化领域都有表现。在道德上我们强调集体主义,这是社会主义最根本的道德原则。我们强调高尚的道德生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八荣八耻、以德治国、四有新人等等,这些主流的舆论宣传,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很多跟舆论宣传不同的不良道德因素在起作用,如极端的“个人主义”和极端的“拜金主义”,道德宣传和现实道德生活差距很大。道德建设确实要加强,如果只是诉诸空洞抽象的道德宣传,已经难以很好地发挥道德应有的社会作用了,某种意义上就会出现黑格尔所讲的“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分离,特别是道德意识形态和市民实际生活的分离。我们在道德上倡导的那一套与市民社会实际秉持的价值观念已经相差很远,这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要真正坚持和弘扬集体主义道德,就必须夯实公有制这个经济基础。实现全社会共同富裕;反之,如果非公有制经济占大多数,剥削普遍存在,社会两极分化,那只能是“人人为自己,上帝为大家”,集体主义也就丧失了赖以生存的土壤。
 
“道德滑坡”不仅是中国的问题,也是全球性问题,今天整个人类的道德状况堪忧。当前世界上占主导地位的是资本主义生产和生活方式,所谓的全球化也是资本主义占主导地位的。全球化的背后是垄断资本在统治,为了追逐高额的垄断利润而无所不用其极。资本主义垄断资本为了获得利润,扩大市场,在全球范围内倡导享乐主义的生活方式,把人变成物欲的奴隶。享乐主义的生活方式使人的欲望无限放大,对自然进行疯狂的掠夺式开发,致使这些年天人关系高度紧张。带来生态的灾难和危机,如臭氧层空洞、地球变暖、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等。在国际垄断资本主宰世界的历史条件下,生态危机难以得到真正解决,甚至保护环境的“呼吁”都充满虚情假意,原因是发达国家大多只把环保当成产业来赚钱。因此,在资本主义占统治地位的全球化背景下,在弱肉强食的非正义同际经济政治秩序下,生态危机只会越来越严重。这实际上是人类自己“造孽”,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不合理,完全是逆天而行,违背自然规律,肯定会受到大自然的惩罚。因此,我们要从根本上改变这种以“资”为本而不是以“人”为本的生产生活方式。试想,生产和生活方式是恶的,道德怎么会是善的呢?具体到我们中国也是如此。社会主义是真正的人道主义,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是为了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而不是牺牲人来追求资本的剩余价值。我们要坚持公有制,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否则,如果都按生产要素分配,剥削普遍化了,肯定会导致两极分化。
 
在当今时代,道德建设具有强烈的时代意义。我们现今的物质财富已经相当丰富。去年全球GDP总值已超过70万亿美元,如果今天的世界秩序是公正、人道的,即全球化生产的成果能够为全人类公平享有,全球不到70亿的人口都应过上丰裕富足的生活。但问题是巨大的全球财富主要为少数发达国家所有,为“吃人”的超级国际垄断资本所独占,留给广大不发达国家和人民的多是剥夺、贫困、战乱和流血。去年,我国的GDP总值接近40万亿人民币,人均GDP3万元人民币,如果我们较好地贯彻了共同富裕原则,13亿多老百姓都应已实现了全面小康。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水平总体上虽有提高,但收入差距拉大的趋势明显,社会利益矛盾有所激化,这是必须引起深切关注的。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我们所要实现的发展是以人为本的发展,这里的“人”,就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我们的文化在传统上就强调“义利之辨”,主张谋利行为必须合乎道义,认为所谓“经济”的伦理内涵就是经世济民。今天,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最根本的“义利之辨”就是要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虽然鼓励公平竞争,但不能搞弱肉强食;我们的市场经济虽然也主张赢利,但强调赢利手段必须合法,而且赢利也不是根本目的,根本利益是改善群众物质文化生活。因此,我们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以人民利益为本的、道德的市场经济;违反最广大人民利益的、不道德的市场经济,我们坚决不搞,也一定不能搞。
 
今天,我们在发展市场经济过程中,出现了不少道德问题,这是跟市场经济的社会主义性质不太适应的。诚如邓小平所说:经济建设即使搞成功了,“但风气如果坏下去,经济搞成功又有什么意义?会在另一方面变质,反过来影响整个经济变质,发展下去会形成贪污、盗窃、贿赂横行的世界”[8]。健全良好的道德是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精神动力和价值支撑,也是维护正常秩序、实现社会和谐的必要条件。道德是无价的、不能用金钱来衡量的。我们要自觉追寻美德,让自己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我们要张扬起道德的风帆,彰显生命的道德本质。我们要把人生当做一种修行,过一种有道德、有修养的生活。
 
四、德化路径:“善”的生存方式建构与自我修炼
 
怎样解决我们时代的道德问题?从社会意义上讲,要实现生存方式的变革,通过道德化的实践来推进环境的改变与人的活动的一致;就个体意义来说,每个社会成员都要搞好道德自律,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生产与生活方式的变革
 
道德“理想国”要走向人间,变革不人道的生产生活方式是根本。我们要从国际垄断资本的“物化”魔咒中解脱出来,全面变革那种违背自然本性和人类本性的不合理生存方式,以生产的社会化组织和财富的社会化占有为前提,在人—自然—社会的良性互动中,以无愧于人类本性的方式来组织社会生产,安排社会生活。现阶段我们党提出科学发展观,强调以人为本,在理论上是正确的,在道德上是高尚的。但在实践层面上贯彻落实得还不够。目前不少地方的发展,概括起来就是“三条腿”走路。第一条,搞房地产,忙拆迁,美其名曰“城镇化”,结果GDP是上去了,但房价虚高,老百姓意见很大。第二条,不顾一切地利用外资,结果反被外资“利用”,不少领域都被外资控制了,如汽车产业、IT产业甚至零售行业等。加入WTO后,农业这个基础产业也遭到渗透和蚕食,如大豆产业就有沦陷危险,最近的转基因主粮问题更值得警惕。另外,金融领域的外资渗透也令人担忧。国家经济安全是全中国人民的根本利益,我们必须在这个前提下来利用外资,而绝不能相反。第三条,发展民营经济,适度发展民营经济是需要的,但搞“民进国退”甚至化公为私,是违背人民根本利益的,也是违宪的。
 
所以道德问题要从根本上去解决,即实现人类生存方式的变革。要过一种最合乎人类本性的生活,最根本的是要实现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上的社会主义变革,彻底消灭剥削,建设“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社会共同体。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建设好美丽中国。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可以说代表了人类的前途和未来,它必将在可预见的将来走向世界。
 
()个体的道德自律和修养
 
今天的社会道德固然问题不少,但我们绝不能以此作为随波逐流的借口。相反,这更应激起我们的社会责任,并以实实在在的努力,来培植社会道德的根基。“君子求诸己”,我们不能自暴自弃,“自暴”就是“口非仁义”,恶意诽谤道德,以丧德无耻为荣。“自弃”就是认为自己达不到道德的境界,甘为道德弃徒,自居下贱。自暴自弃的人不可能实现生命的真正价值和意义。孔子说:“仁远乎哉?吾欲仁,斯仁至矣。” (《论语·述而》)在道德修养上,我们要有实践理性的高度自觉。
 
有了道德的自觉之后还要有相应的实际行动,去加强我们的道德自律和道德修养。这要从日常生活的一点一滴做起,比如,在市场经济领域,作为一个商人,要讲诚信,守法经营,不能赚不义之财,不能为赚钱而出卖良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底线,在此基础上再继续前进。做到与人为善,一点一滴地加强自己的修养,严格地要求自我,长此以往,积善成德,我们就会成为“道德理想国”的现实成员,我们生命的内在价值就会不断得到彰显。我们也将因此而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9]
 
【参考文献】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74129页。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59页。
 
[4][5][6][7][]康德:《实践理性批判》,韩水法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年,第177177177177-178页。
 
[8]《邓小平文选》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154页。
 
[9]《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660页。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信息传播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请与我们接洽。
相关附件:
null
Copyright shanxi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红足1—世足球网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92号 邮编:030006
网址 www.shuangshengwood.com 联系邮箱:zhexueyuan1980@163.com (晋)ICP备05000471号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