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红足1—世足球网网站!

观点争鸣

所在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观点争鸣

乔瑞金等:霍布斯鲍姆的技术批判思想探析

发布时间:2013-10-13

 
文章来源:《科学技术哲学研究》2013年2
  
乔瑞金 曹伟伟
(山西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所,太原030006;长治学院思想政治教学研究部,山西长治046000)
 
摘要:英国新历史学派的重要代表霍布斯鲍姆以工业活动作为技术批判思想的经验基础,阐释自工业革命以来以技术为核心的社会历史发展和人的解放问题,认为21世纪技术异化带来的贫富差距、生态和民主问题只能通过建立社会主义的公共权力来解决。
 
关键词:技术批判;工业革命;现代性
 
中图分类号:N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062(2013)02007407
 
在当代技术批判与社会批判的学术活动中,工业化、后工业化以及再工业化等概念,构成哲学反思的一些重要核心术语。一方面,这些概念反映着社会发展的历程和特点;另一方面,它们也被赋予了表征特定社会的生产方式、价值选择、生产关系、意识形态,甚至社会制度的意义。例如,工业化意味着现代性社会,后工业化意味着后现代性社会,再工业化则意味着走向新的更高端的制造业社会,或者称为后资本主义社会。然而,无论我们对后工业化社会或后资本主义社会能够作出多么不同的解释,其哲学反思的基础仍然在于对工业化过程中所形成的现代性社会的内在特质的分析和理解,这是一个毋庸置疑的基础。就对工业化社会的认识来说,通常有两种不同的认识路径,即逻辑的和历史的,其中,历史的认识方式提供了一种更为基础和扎实可信的理性图式。回溯技术批判的反思历史,法兰克福学派提供给我们的是一套逻辑严密的话语体系,然而,它却缺乏历史的厚重,不仅经不起事实的反驳,而且也稀见哲学的建构。不同于法兰克福学派逻辑的技术批判,英国新历史学派,尤其是它的代表人物霍布斯鲍姆,却更多地在历史的话语体系中展现技术的意义和作用,探寻技术的社会价值和理性意义,同时,也尝试在历史的描述中逻辑地作出解释,因而,更具有言语的深度和理解的广度,更具有解释力和理性的涵括力。因此,在本文中,我们尝试就霍布斯鲍姆的技术批判思想作一个初步的分析,以此深化我们对技术本性的认识和理解,提升我们对现代性、后现代性等哲学问题的驾驭能力。
 
一 现代性社会的基础是技术创新
 
霍布斯鲍姆是英国新马克思主义的杰出代表,在他于201210月以96岁高龄去世以前,一直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致力于对自英国工业革命和法国启蒙运动以来的现代文明作出历史的解释,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和发展的规律,探寻在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社会主义的可能性,矢志不移。
 
霍布斯鲍姆接受马克思关于技术的本质与人的本质具有内在一致性的思想,从整体上认为技术进步就是人的本质得到实现,技术的未来就是人和社会的未来,“从工业革命开始,一部世界经济史,根本上就是一部科技不断加速进步的历史。”[1126同时,他也特别坚持技术的本质要在工业、工业生产史和人类发展史中得到说明的思想,以工业活动作为思想认识的经验基础。霍布斯鲍姆拒绝把抽象的理论作为出发点来研究英国的工业革命以及之后的技术发展、社会发展、民主与人的解放的关系等问题,主张以客观生动的历史描述来展现技术批判思想的灵魂和精髓,认为“现代工业经济的发展,一向建立在科技的不断创新之上”[167
 
在他看来,发生于封建主义社会与资本主义社会交汇处的英国工业革命,是现代历史发展的转折点,起源于作为动力的工具改革,“动力是技术自由的真正核心所在”[277。他把英国工业革命的起点设在18世纪80年代,作为革命引擎的是棉纺织业的技术发明。工业经济的发展依靠大规模长期性的生产投资领域,因此钢铁成为衡量工业潜力的单一指标,搅炼法和滚轧法的简单技术革新增强了冶炼能力,作为工业动力主要来源的煤矿推动了铁路的技术革新,铁路是人类社会经由技术获得巨大胜利的标志。19世纪40年代英国铁路的修建和大规模的重工业建设标志着工业化经济的成熟,并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全面胜利,而技术和生产力的继续发展也必将导致资本主义的衰落和共产主义的实现。
 
18世纪80年代,世界的基本问题是农业问题,农业技术属于传统方式,效率低下,欧洲大国的农业人口占到总人口的百分之八十,社会关系主要是土地耕作者与所有者之间的关系,世界交通极端困难,马匹、骡子主宰着陆上运输。霍布斯鲍姆认为18世纪80年代开始的英国工业革命是自农业和城市发明以来世界历史上最重要的事件,意味着“人类社会的生产力摆脱了束缚它的桎梏,在人类历史上这还是第一次”[334,自此,生产力从起飞进入了自我成长,劳动力、商品和服务无限增长,社会突破了前工业化时期非技术世界强加于生产的最高限制。英国的原发性工业革命使蒸汽机、纺织机和技术专家涌入欧洲和美国,促使世界进入工业化过程,经济获得迅速发展。
 
棉纺织业是英国第一个进行革命的行业,“带动棉纺织革命的新发明———珍妮纺纱机、水力纺纱机、骡纺纱机以及稍后的动力织布机———简单方便,投资低廉,通过增加产量,几乎马上就能回本。”[345棉纺织业征服的巨大市场和持续不断的物价上涨产生了惊人的利润率:“不是5%10%,而是100%,百分之几千。”[345比如欧文原是布商的伙计,1789年借用100英镑在曼彻斯特投资棉纺织业后,竟能以8400英镑买下新拉纳克纺纱厂的股权。工业化初期,家庭手摇纺织机比纺车效率高,为机械化的纺纱厂提供服务。“生产方式的变革,在工场手工业中以劳动力为起点,在大工业中以劳动资料为起点”[4408,这里的劳动资料指的是机器,机器体现工业的直接技术基础,由发动机、传动机和工具机构成,其中,发动机是整个机构的动力。随着工具机规模的扩大和工具机上同时作业的工具数量的增加,“需要较大的发动机构和原动力”[5],“使蒸汽机的革命成为必要。”[44121815年后,原来靠手工操作或半机械化的织布业开始大规模机械化,以往只在开矿业应用的蒸汽机已经推广到棉纺织行业。从实质上来看,19世纪30年代,英国棉纺织业在技术上已趋稳定。由于棉纺织业所需的劳动力数量、机械、化学改进、工业照明、船只运输和建筑等都较其他行业为多,因此它的价格变动决定了英国的贸易平衡,支配了英国整个经济的运行,在实际上等同于现代意义上的工业。
 
煤炭是19世纪工业动力的主要来源,由于采矿业“不仅需要大量的大功率蒸汽机,而且还需要有效的手段,把大量煤炭从采煤场运送到矿坑,尤其是从矿坑口运输到装船现场”[356,因此推动了铁路的发明。从技术发展来看,铁路是矿业的产儿。“铁路是人类经由技术而取得巨大胜利的标志”[357,是工业革命的象征和成就,是工业化最壮观的一面,使整个地球成为一个相互作用的经济体,其重要意义在于打开了由于高昂的运输费用而被阻断于世界市场的国家大门,大大提高了以陆路运输人员、货物的速度和数量。铁路是资本产业转变的基本创造,对于钢铁、煤炭、重型机械、劳动力和资本投资的意义重大,由于铺设一英里铁路平均需要300吨铁,因此使铁产量增至原来的三倍,使钢的生产第一次大规模化,钢铁业属于大规模长期性投资的生产领域,而工业经济的发展必须拥有大量的资本才能突破一定限制,钢铁业的资本集中促使工业经济蓬勃发展。与棉纺织品的巨大消费市场不同,钢铁市场是在工业革命中逐渐产生的,投资者都是带有投机色彩的技术冒险家,钢铁产量始终都是衡量国家工业潜力的可靠性单一指标。19世纪40年代英国铁路的修建和大规模的重工业建设标志着真正的工业化经济的建成。在资产阶级看来,世界是由铁路和蒸汽引擎连接的统一体,世界经济的全球性征服“倚重科学与技术的向前推进”[327
 
英国的工业革命为后来的工业化国家不仅仅提供了技术和资本,更重要的是提供了工业化的一般原则,使从落后经济向发达经济跳跃的国家缩短了时间进程。霍布斯鲍姆认为,虽然英国的工业革命对于世界历史来说只是初级阶段,但是作为经济和社会先驱的英国深远地影响了世界,而且直到今天仍然影响着。[6]从中不难看出,霍布斯鲍姆推崇“技术即工业的本质”[261,把技术及其工业看做是生产力水平的标志和衡量尺度。技术是一种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尤其是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的基本动力”[723,而技术创新则构成工业生产和社会进步的基础,构成现代性社会发展的基础。
 
二 工业革命只有在社会革命中才能体现其价值
 
在霍布斯鲍姆看来,技术创新的意义不只是体现在工业自身的进步中,同样也体现在社会制度的变革中,体现在社会革命的活生生的过程中。现代性社会的发展不仅建立在技术和经济的基础之上,同时也建立在政治和思想的基础之上。霍布斯鲍姆把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和同时期发生的英国工业革命称为双元革命和火山的孪生喷发口,使17891848年的世界发生了根本转变。英国工业革命决定了19世纪世界的资本主义经济模式,法国大革命则决定了其政治和意识形态,提供了民族主义和自由民主的理论,以及法典、科技组织模式和公制度量衡,现代性社会的思想观念颠覆了古老文明,两种革命互为补充,从不同方向汇聚在社会主义这个新生力量中。法国大革命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思想启蒙阶段,也是无产阶级意识和社会主义真理的源泉所在。
 
法国是绝对君主制的最典型国家,封建贵族和新兴资产阶级之间的社会冲突最为尖锐,既有欧洲的一般政治特征,又有自身独特的政治形势。法国大革命是唯一的民主革命、真正的群众性社会革命和世界性革命,引进了左翼的、反资本主义的思想,是所有革命运动的榜样,为现代社会主义提供了经验教训,社会主义则以理性、科学和进步为基础,再造了法国大革命的真理。17891917年间的世界政治主要是赞成或反对1789年和1793年原则,1789年的思想观念来自于共济会的古典自由主义,代表资产阶级利益,反对贵族特权阶级,确切体现在《人权宣言》中,从本质上来看是立宪政体而不是民主政体,但是制度表达的不仅是资产阶级的利益,还是人民(等同于民族)的普遍利益。1793年诞生的雅各宾共和国颁布了现代国家的第一部民主宪法,宣布政府的目标是实现人民的福祉,人民具有普选、起义、工作和生活的权利。法国革命的关键时段是雅各宾时期,代表了自由、平等、博爱和人民起义推翻压迫的理想,“自由、平等、博爱也许不是具有精确意指的口号,但面对有钱有势的大人物,穷人和普通百姓仍知道这个口号的含意。”[8211
 
雅各宾派只有在工业革命的过程中伴随着无产阶级及其思想体系和政治运动才得以产生。雅各宾意识是法国大革命给予平民的抱负、经验、方法和道德观念,使他们为尊敬和平等地位而斗争,与无产阶级意识强有力地结合在一起,并且互相补充。当工会和互助会模式为工人争取更高工资和建立新社会的运动遭遇挫折,雅各宾主义的报纸、宣传手册、公共集会、游行示威、暴动和起义就成为有效灵活的政治鼓动方法,从另一方面来看,雅各宾主义从无产阶级意识中吸收了持续性和群众性。此外,公开抗议的传统方式如捣毁机器、商店等同时加强了无产阶级意识和雅各宾意识。雅各宾共和的革命战争发明了现代总体战,即通过征兵、定量配给制、控制战时经济、消除士兵和平民之间的差别来全面动员国家资源。因此,雅各宾时期与资产阶级国家的关系是模棱两可的,一方面,热月政变以后,首先出现的是资产阶级社会,雅各宾时期为资产阶级国家(市民国家)的运行提供了一个自由领域。另一方面,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到来,在雅各宾时期后,提供了一个超越资产阶级政权的可能性,即无产阶级专政,因此,雅各宾主义为革命后过渡时期的无产阶级专政国家提供了丰富的经验。[9
 
三 工业进步表征社会的发展趋势
 
霍布斯鲍姆的技术批判思想把技术置于社会的历史与现实之中,“突出了技术在社会制度的历史变迁中的决定作用。”[10]技术的生产力性质意味着技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力量和衡量尺度,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技术承载和反映了全部社会关系,是使生产方式革命化的因素。技术作为社会的基本要素通过工业来显示,工业发展史就是社会发展史,“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11]一定的生产力和社会生产方式就等同于一定的工业阶段,“人们所达到的生产力的总和决定着社会状况,因而必须把人类的历史同工业和交换的历史联系起来研究和探讨”[723,霍布斯鲍姆研究历史的重点在于工业史与社会史相统一的总体史,把工业视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基础和共产主义实现的前提,认为工业革命不仅仅是推动资本主义制度战胜封建君主制度的关键因素,更是造成了发达国家和落后国家、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分歧和对立的深层次原因,技术的创造发明和大规模使用在社会生产中居于主导地位,预示着共产主义社会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未来替代方案。工业革命的历史不仅是新生资本主义社会取得胜利的历史,也是其在1848年后的百年中从扩张转变为收缩的历史。在欧洲内部,预示着争取新社会胜利的力量和思想已经萌芽,1848年以前,“共产主义的幽灵”已经在欧洲徘徊,马克思在1848年首次作了经典性阐述,此后在被工业革命迅速改变的西方世界长期处在软弱无力的状态,但是自20世纪60年代,我们就不敢低估在工业革命中诞生的、具有革命性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体系的历史力量。
 
18世纪80年代,大多数西欧国家的封建秩序在政治上依然有活力,君主专制盛行,农业技术属于传统方式。英国的强盛主要奠基于“经济上取得的成就”[323,尤其是工业经济的发展。英国工业革命不仅是工业的巨大胜利,更是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巨大胜利,为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创造出资产阶级新集团,包括开明地主、金融家、经济和社会管理人员、中产阶级、制造商以及企业家。英法的全面战争周期性爆发实际上是“新旧体制之间的冲突”[329,反映了英国资本主义社会秩序相对于法国君主专制社会秩序的优越性。
 
工业革命改变了世界,一部分国家迅速成为工业强国,另一部分则落后了,这两种现象彼此关联。进步国家和落后国家之间的这种分歧是工业革命所有经济后果中影响最深远最持久的,对20世纪历史的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日益分隔着世界上的少数居民和大多数人口。工业技术是造成发达国家和落后国家“差距的主要原因,并在经济和政治上得到强化”[12]。欧洲对世界政治和军事的绝对统治就是工业革命的产物,其迅猛扩张的资本主义贸易和企业逐渐破坏了其他地区的社会秩序。1848年前,完成工业化的英国因此支配了世界,1848年后,美国、西欧和中欧进行工业革命,美国成为英国的竞争对手。工业地区和非工业地区的变革节奏分道扬镳。美国的技工来自于其他工业化的国家,发明了简化劳动的机械。西欧、德国、北意大利、中欧、斯堪地纳维亚、美国属于进步国家,世界的其余部分沦为西方的经济附庸地。1830年是工业革命的转折点,经济和社会的变革速度加快,法国、德国、奥地利等奠定了现代工业基础的国家的发动机和马力高速增加,如比利时发动机数目增加了一倍,马力增加了两倍,蒸汽动力广泛应用在采矿业和冶金业上。
 
18481870年间,除了先进国家对落后国家的绝对优势没有改变之外,国际体系在战争的影响下发生了根本转变,工业革命渗透到战争之中,炸药、机枪和蒸汽运输增强了先进国家的优势,军备技术处于劣势的落后国家很容易被发达国家征服。原来由工业大国英国、军事大国俄国、法国和美国构成大国基础,现在工业大国增加了普鲁士(德国)、日本,由于工业生产能力成为国际争霸的决定因素,军事大国变成普鲁士(德国),它们彼此竞争,却联合起来控制国际市场,实行世界垄断。19世纪70年代初期,能转化到机械技术运用的科学革新会很快被广泛接受,世界经济的扩张建立在工业化和全球性物资、资本和人员的流动上,工业资本主义演变成世界经济,地球从地理概念转变成动态实体,资本主义社会先决条件和特征标志的世界市场已经形成。铁路工程是规模最大的公共事业和最惊人的工程成就,作为连接亚洲、澳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交通工具,把生产原料物资的地区、工业区和城市联系起来。这时期最惊人的技术进步是电报,把地理上遥远的地区拉入整体世界,产生直接联系。
 
19世纪90年代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经济由萧条转向繁荣,经济势力重新分配,工业革命开始进入瑞典和俄国等新国家,美国和德国工业经济增长迅速,英国则相对走向衰落,经济发展出现长期和短期的波动,世界经济整体上增长。经济的全球性成长关键在于工业国家的核心地带,包括已完成工业化的英国、德国、美国、法国、比利时、瑞士和捷克,也包括正在工业化的斯堪地纳维亚、荷兰、意大利北部、匈牙利、俄国和日本。面积占地球15%的已开发世界却拥有40%的居民,构成了国际市场的80%,还决定了世界其余部分的发展。自18世纪80年代起,每个经济繁荣时期都与革命性的工业有关,社会进步体现在技术、物质生产和交通量的发展上,技术的新发明包括电话、无线电报、留声机、白炽电灯泡、汽车、飞机、真空吸尘器、阿司匹林、脚踏车,第一次工业革命中的蒸汽、钢铁和涡轮的技术改进,电气、化学和内燃机基础上的革命性工业开始发挥重大作用,煤是最重要的工业能源,电力和石油还属次要,铁路所需的劳动力超过任何工业,船舶大都改为使用蒸汽动力。
 
1914年到1991年,全球已代替国家成为单一的经济运作单位,欧洲已不再是世界的中心,其人口比例从占世界的三分之一降为六分之一,人口增长率甚至为零,贫穷地区的移民不断涌入,工业生产向四处迁移,尤其是太平洋地区。技术进步的脚步即使在战争年代也不曾停息,技术改变了世界大战的时间,世界大战也促使技术发生改变。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双方开始尝试技术战,英国的履带装甲车(坦克)、德国的充气飞船、飞机,效果最突出的科技新武器潜艇。先进的交战国必须在技术上竞争才能获得军事优势,促进了核能、航空和电脑的技术研究,反过来,由于新的技术使杀人行动组织化和规模化,战争变得更加残忍。两战之间的30年代是工业科技发明成就卓著的10年,比如塑料的应用、照相凹版印刷的发明、媒体业如电影和广播业进展飞速。苏联的计划性工业化模式取得显著成果,欧洲国家的从属国也纷纷开始工业化,工业革命最终遍及全世界,但是“直到帝国时代结束为止,事实上直至1970年以前,绝大部分的工业生产,始终不出发达资本主义经济之门。”[13071970年之后,西方世界的中心才发生显著转移,比如日本工业的兴起。
 
20世纪后半期最深刻的社会变革是工业化造成小农经济的消亡,都市人口向郊区迁移,19世纪末产生的第一条市内电车和地下铁路系统现在成为都市和郊区的大众运输系统。技术革新不但使艺术发生全面的变化,而且还使艺术普及到大众,晶体管和长时效电池的发明使无线电广播获得全球范围的普及,长时间唱片受到市场欢迎,盒式录音带便于携带和复制,很快遍及全球,使政治和文化事件得以广泛复制和流传。电视机、录像机和电脑成为个人与外界的视觉连结点。工业化与农业、冶金术和新石器的发明一样深远地改变了人类生活,以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的形式传遍了全世界。[6]世界进入后工业社会,革命性的技术革新使生产自动化和规模化,机器技术代替人工技术,机器马力代替人的气力,工人成为技术进步的牺牲品,出现周期性和结构性的失业,时代呼唤正义和平等的社会主义社会。
 
四 人的解放是技术革命的根本指向
 
技术是人的另一个存在,是人的身体和智力的延伸,同人的本质完全同化在一起,“工业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产生的对象性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是感性地摆在我们面前的人的心理学”[13],人的解放是霍布斯鲍姆技术批判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最终目标,他认为,“追溯推动工业化的动力只是历史学家的部分任务。历史学家的另一个任务就是要追溯经济资源的动员和配置,追溯为维持这一崭新、革命化的过程所需要的经济和社会适应。”[361“动力一开始就是人本身”[278,生产力的首位要素就是劳动力,经济资源需要动员和调配的关键因素也是劳动力,因此霍布斯鲍姆从技术、人口、民主的关系来诠释工业推动资本主义经济的世界扩张和共产主义的最终实现。
 
工业革命对农业和土地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世界各地的农村社会关系和传统土地制度必须让位于资本主义社会秩序,意味着“大量农村人口必须以某种方式转移,或至少部分地转移到日益增长的非农业经济部门,以充任自由流动的雇佣工人”[3196,也意味着农业必须大幅度“增加生产,提高生产率,以便养活迅速增长的非农业人口”[339。工业革命的经验表明关键性的问题是“获得足够数量的劳动力是一回事,而要获得足够具有适当技能的合格劳动者又是一回事”[365。人通过技术的发展而发展,通过技术的进步而进步,所有劳动者必须学会用与工业相适应的方式进行工作。“英国的工业化便是依赖于这群未经计划培育的高技能工人。”[366工业革命不仅改变了人口数量和结构性分配,而且提高了劳动力的技术含量,人的改造世界的能力进一步加强,从而也使人的本质力量得到了强化。前工业时代抑制人口的主要因素是地方性的饥荒灾难,铁路在英国、美国、比利时、法国和德国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人工水道、船坞以及新式邮车的技术改进大大提高了运载速度和能力,交通运输的改进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人口增长。人口增长是工业革命最重大的变化,世界人口尤其是工业地区的人口开始了爆炸性的增长,英国人口增加了两倍,美国人口增长了六倍,挪威、丹麦、瑞典、荷兰和意大利增长了一倍,西班牙和葡萄牙增加了三分之一。人口增长带来了更多的青年劳动力和消费者,商业和移民的绝对数量迅速增加,西方世界的国际贸易总额增加至四倍多,约有500万欧洲人移民他邦,各国内部的人口迁移量也很可观。19世纪70年代初期,世界经济的巨大扩张建立在工业化的基础上,也建立在全球人口的流动上。19世纪末,大城市中约有三分之二的就业人口集中在工业界。未来世界的两大中心议题是人口和生态,世界人口的迁移导致先进与落后地区之间的不均衡状态趋向恶化,技术使劳动力脱离生产过程,却带来了失业问题,工作由高工资地区移向低工资地区,但是高工资地区的工资也在全球工资竞争的压力下下降。
 
工业革命不仅为资本主义的社会结构创造出资产阶级新集团,也创造出其自身的掘墓人无产阶级。资本主义经济过程中的固有缺陷对利润这个基本驱动力造成威胁,出现繁荣和萧条交替的商业周期,使得生产下降、企业破产以及工人失业,新兴的社会主义者把周期性经济危机作为武器对资本主义进行批判。19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初,资本主义工业经济危机的最严重后果是城市贫民和穷苦工人自发的社会革命,产生了法国的1848年革命和英国的宪章运动,“最具决定性的一点是,1848年革命已经证明,群众已有能力冲入统治者的封闭圈内;工业社会带来的进步,更使他们造成的压力甚至在非革命时期也越来越大。”[8129工人以捣毁机器来反抗资本主义制度,因为资本家剥削工人,累积利润,为工业化和自己的奢侈生活提供资金,社会财富由穷人流向富人,由消费流向投资。工业体系特有的新兴无产阶级和极速都市化失控的社会问题已经成为西欧的普遍问题。城市发展将不同阶级隔离开来,新兴的劳动贫民被推入政府、商业中心以及新辟的资产阶级专门住宅区之外,溺陷于苦难深渊,欧洲城市普遍划分为豪华地区和贫穷地区,富人和穷人的鸿沟越来越深。直至1848年后,新的流行疾病从贫民窟蔓延出来,造成富人的死亡,绝望群众以社会革命吓坏了当权者,有计划的城建和改善才开始进行,“资产阶级的社会机制,根本就是残酷不公而且不合人道。”[3278霍布斯鲍姆认为贫穷不是工人的阶级特点,体力劳动、受剥削感和靠工资吃饭才是工人的群体特征。工人共同的生活方式和思想方式产生了阶级意识,阶级意识高的工人支持国际工人协会,成为激进分子和未来的社会主义者。稳定繁荣的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时代为工人阶级提供了通过集体组织改变集体命运的条件。工人阶级中的边缘群体即劳工贫民是未来的社会政治力量,他们是自由时代的客体而不是主体,与资产阶级世界形成了永恒的鸿沟。作为生产力,技术是人类追求自由的工具和强大动力,在工业革命的英国,特别是在1830年左右,工人阶级的阶级意识和社会抱负已经形成。19世纪20年代产生了“社会主义”的词汇和观念,其坚实的基础是理性、科学和进步,从全面改造社会的角度进行思考,合理的社会“应该是‘社会主义’的”[3279,是合作的而非竞争的,是集体主义的而非个人主义的,是长久而且切实可行的现存社会替代物。新兴工人阶级的实际表达方式是劳工运动,普通人民、无产阶级的实际表达方式便是民主革命,他们需要尊敬、承认和平等地位。工业革命使新兴的无产阶级进行工会、互助会、合作社、工人阶级学校、报刊宣传鼓动等运动。劳工运动是贫民的斗争工具和生活方式,具有集体性、战斗性和理想性,是阶级凝聚力之所在。
 
19世纪60年代是民主力量和政治自由进步的10年,民主问题与民族主义、自由主义紧密相联,政治动荡由自由中间阶级、民主主义者和新兴工人阶级引起。在政治领域异军突起的新生无产阶级随着工业化而壮大,工人运动开始建立全球组织:第一国际。人民参政权明显扩张,政府会应允反对群众的一部分要求,实行议会制度的英国、斯堪地纳维亚和低地国家的选举权扩大,如1967年英国的《改革法案》使工人阶级拥有了实际上的选举权,非议会制的君主国家加快了管理制度的自由化,如法国的拿破仑三世政府。由于民族主义发展成群众运动,激进的民族主义者认为民族主义和民主即一般人在国家事务中的作用是同一种历史力量,但是霍布斯鲍姆认为,尽管新兴工人阶级发动国际阶级利益高于民族利益的运动,由农民等普通人组成的社会团体实际上仍未受民族主义的影响,资本主义的基本意识形态自由主义无力阻止民主力量的发展。自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民主更加前进,挑战自由主义价值观。
 
自由民主的前景是21世纪政治领域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霍布斯鲍姆认为,有两方面密切相关的发展起了主导性的作用:“一是人类借由科技和经济活动来改变地球的能力变得无比巨大且持续加速;二是全球化”[14],但是各国政府的施政目标依然是促进经济增长。自由市场全球化造成的科技和经济的不平等是21世纪政治和社会紧张的主要根源。他认为西方有关民主的政治论述尤其是美国已经完全脱离现实状况,坚定支持为全体人民服务的政府。资本主义和民主在政治修辞上紧密相联,在社会实况中却相互脱离,因此,自由式民主主要建立在自由主义而不是民主主义的基础上,自由投票无法确保人民权利。20世纪的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使民主持续前进,现代化国家必须依靠人民的参与和支持,借助大众媒体宣传才能运作,但是这块基石在21世纪已遭到破坏,严重影响了自由式民主,人类在新千年的前途必须在社会主义的非市场性资源配置和公共权力的恢复中才能获得实现。
 
结 语
 
霍布斯鲍姆坚持唯物史观,以技术为核心阐释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高扬人道主义精神,致力于关切人类自由和解放的社会主义理想。他区分了工业革命的早期发展和长远后果,特定国家和社会背景下发生的工业革命改变了并且仍在改变着整个世界,以技术批判思想解释了今日世界的形成历程及原因,并对世界的未来作出整体性预测。他划分了人类历史上的两次重大技术变革,并对其特征作出总结,第一次是新石器时代革命,以农业、冶金术、阶级和文字的发展为标志,具有区域差异性和独特性;第二次是西方近代技术革命,引起了近代世界性的“科学、技术和经济的变革”[15]。技术是生产力,是工业革命的本质和动力,通过社会组织形式的变革凸显出来。工业技术使欧洲极速扩张,也为非欧洲世界的反抗准备了充足的条件,其短期后果是西方政权特别是英国实现了全球统治,新生的资本主义大获全胜,1848年之后逐步走向衰颓,长远结果是诞生于工业革命中的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注定成为资本主义的社会替代方案。霍布斯鲍姆以技术作为研究工业革命的切入点,继而把技术作为核心来梳理经济、政治、科学、艺术等错综复杂的社会现象,认为技术对于20世纪的人类社会发展史具有决定性意义,挖掘到技术的异化问题、先进与落后地区之间的差异问题、经济增长与生态平衡的问题的根源是以谋利为目的、以自由市场为手段的竞争性世界经济。霍布斯鲍姆以自身独特的观察视角和宏观晓畅的事实叙述,展现了工业史和社会史的一致性发展,从总体上拓展了对现代性社会的认识,也为认识后现代性社会和后资本主义社会,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念、方法和思想。
 
【参考文献】
 
1]霍布斯鲍姆.极端的年代[M].郑明萱,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8
2]乔瑞金.马克思技术哲学纲要[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霍布斯鲍姆.革命的年代[M].王章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4]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
5]乔瑞金.从技术实践视角读马克思的《资本论》[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3):9
6Hobsbawm E. Industry and Empire M. London: Pelican Press1969:1-5
7]乔瑞金.马克思技术批判思想的精神实质简析—兼论西方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技术批判思想的一般认识[J].哲学研究,2001(10)
8]霍布斯鲍姆.资本的年代[M].王章辉,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
9Hobsbawm E. The History of Marxism M. Brighton: The Harvester Press1982:233
10]乔瑞金.马克思技术哲学思想精要[M].哲学堂第三辑.太原:书海出版社,2006:1
1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42
12]霍布斯鲍姆.帝国的年代[M].郑明萱,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1999:5
1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0:127
14]霍布斯鲍姆.霍布斯鲍姆看21世纪[M].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2
15]梁民愫.霍布斯鲍姆的史学思想研究[D].复旦大学,2002:53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辅助教学和学习的需要,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请与我们接洽。
相关附件:
null
Copyright shanxi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红足1—世足球网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92号 邮编:030006
网址 www.shuangshengwood.com 联系邮箱:zhexueyuan1980@163.com (晋)ICP备05000471号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