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红足1—世足球网网站!

观点争鸣

所在位置: 首页 » 学术研究 » 观点争鸣

高校学报能不能好好说话?

发布时间:2013-12-29

 

汪涌豪教授尖锐批评:程式化的文体文风形成“学报体”深陷符号迷宫
 
来源:《文汇报》  作者:记者 吴越
 
“我们的学报能不能好好说话?”近日,在《复旦学报》和《华东师大学报》联合举办的“加强高校文科学报学术建设”高峰论坛上,《复旦学报》主编、中文系教授汪涌豪直接提出“学报体”应引起反思的观点,引起了与会的全国十几家权威学报类期刊主编的关注和热议。
 
在汪涌豪看来,“学报体”是指当前多见于学术报刊的一种程式化的文体和文风。症状如下:缺少原创性观点;喜好将简单的东西复杂化、感性的东西概念化、熟悉的东西陌生化、个性的东西平面化;有时食古不化、食洋不化,从文本到文本,从概念到概念,深陷于符号迷宫,呈现为一种狭隘的自循环模式;文体上禁锢为一种固定的三段式,且句子冗长,语言晦涩,让学人读之生厌,大众望而生畏。
 
很多文章是学术垃圾
 
汪涌豪指出,现在不少学报在学界的评价日益走低,程式化的“学报体”显然是原因之一。两年前,我国的SCI论文已居世界第二,每年产生百万篇,但是被引用率却低于世界平均值。“有不少在学报上刊登的文章,后面罗列的参考文献与前文半毛钱关系也没有,只是作者为了显得博学而硬加上去的。不少资料还是从网络下载的,有的还把文献名字引错了。”汪涌豪说,“有的文章还喜欢加长注,长注里甚至出现了表格。还有的把小圈子里的‘行话’讲得像‘黑话’一样,非要让人听不懂。”
 
一些与会的学报主编也有同样的感受。《北大学报》常务副主编刘曙光坦言:“有人说不少学报的文章不合格,是重复的学术垃圾,其实这不能怪罪学报,也不能全怪作者,我们的科研管理、学术管理有时重量不重质,重形式不重实质。”
 
重拾“明白如话”传统
 
汪涌豪尖锐地批评道:学报的文章不好好说话的背后其实是心虚。“一旦融汇贯通、了然于心,写出来的文章自然就行云流水,漂亮而有趣;只有没把握、没吃透,才会上下拼贴,人为地做出起承转合的八股文,这反映我们大量的学术论文缺乏原创力,是为了做论文而做,不是为了学问而做。”
 
汪涌豪认为,现在在文史研究领域,不少学者倡导多写“轻性论文”。他说,中国传统的学问之道是“明白如话”,从来是义理、考据、辞章并重,提倡“简质”、“简正”与“雅驯”、“雅洁”,这种传统应该续接下来。
 
理学论文过度沉迷于数理模型
 
不仅人文学科如此,一些学报刊发的不少经济学论文也被批评“重引进、轻实际,重形式、轻内容,重技术、轻思想”。这些论文遵循所谓的“新古典范式”:先提出问题,再依次按照综述文献、做出假设、数据来源与处理、模型与方法、计量、发现和结论、政策含义八个部分展开,被称为“新八股”。
 
《人民大学学报》主编武京闽说:“我做经济学编辑十几年,感觉有创新的文章很少。这些年大家都转向数理分析,原本从方法上来讲这是进步,但发展到现在,却出现了滥用的现象,为了数理分析而数理分析,把手段当成了目的,以至于削减了论文所应具备的思想性。现在不少硕士、博士论文似乎没有模型与数理分析,就不易通过。”
 
《华东师大学报》主编胡范铸认为:不同学科的论文所要满足的条件是不一样的。“比如哲学、美学论文,在作者没想清楚时,需要一些半晦涩半清晰的概念去激发自己和读者的想象;但更多学科的论文还是不要绕圈子。”胡范铸提出,学报论文的本质应该是思想者的对话,应该鼓励作者跳出现有的学术评估体制,真正善于在论文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特别声明:本文转载仅仅是出于信息传播的需要,并不意味着代表本网站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站转载使用,须保留本网站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转载,请与我们接洽。

相关附件:
null
Copyright shanxi university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红足1—世足球网
地址:山西省太原市坞城路92号 邮编:030006
网址 www.shuangshengwood.com 联系邮箱:zhexueyuan1980@163.com (晋)ICP备05000471号
Baidu
sogou